分享一套《机械密封工作原理》精品课件
发布日期:2025-01-10
机械密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旋转流体机械(如离心泵、压缩机、反应釜等)的轴封装置,其优越的密封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使其成为工业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将详细探讨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组成部件及其关键技术要点。
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主要依赖于动环和静环两个端面的紧密贴合。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动环随轴旋转,而静环保持静止。动环在密封腔中液体的压力和弹簧弹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其端面与静环端面紧密贴合,形成极小的轴向间隙,从而达到密封效果。
动环和静环的密封端面是机械密封的核心部件,这两个端面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以确保在高压、高温或腐蚀性介质环境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能。为了维持稳定的润滑液膜,端面上的单位面积压力需要精确控制:压力过大,会加速端面磨损;压力过小,则可能导致泄漏。
1. A通道:动环与静环的端面之间的动密封。这是机械密封中最关键的密封点,决定了机械密封的性能和寿命。
为了有效控制泄漏,除了保证密封端面的高加工精度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密封材料,并根据具体工况调整弹簧的压缩量,以确保各密封点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
-定义:机械密封是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下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优点:密封性能可靠、泄漏量小、使用寿命长、功率损耗少和适用范围广,尤其适用于高转速、高压差的工作条件和昂贵或有毒及强腐蚀性的工艺介质。
-主要泄漏点:机械密封主要有五个泄漏点,分别是轴套与轴间、动环与轴套间、动静环间、静环与静环座间、密封端盖与泵体间的密封。
-动环:随旋转轴一起旋转,其端面与静环端面互相贴合,并相对滑动组成密封端面,以防止介质泄露。动环具有轴向补偿能力,称作补偿动环。
-静环:安装在机器设备的壳体压盖法兰等静止部位上,与动环一样,靠密封端面来防止介质泄露。当补偿机构设计在动环一侧时,密封端面磨损后,静环不能进行补偿,称作非补偿径环。
-密封圈:动环和静环的密封圈一般采用合成橡胶或聚四氟乙烯等材料,用来防止介质从动环与轴或轴套之间、静环与压盖或法兰之间泄露,并使静环具有一定的浮动性。
-弹性元件:其弹性力是使机械密封端面产生合理的闭合力的重要因素,常用的有弹簧和波纹管。当密封端面磨损后,弹性元件推动动环或静环移动进行自动补偿。
-辅助元件:如推环、弹簧座、防转销、传动元件和紧定螺钉等,分别起到传递弹簧力、定位、防止静环旋转和传递扭矩的作用。
-动静环端面磨损:机械密封失效的主要形式是静、动环之间的磨损失效。动、静环压得越紧越不易泄漏,但其间的摩擦力也随之增大,接触端镜面在较大摩擦力的作用下会很快磨损,最后失效泄漏。
-工艺条件不稳定和安装不良:振动、设备抽空汽化、瞬间断流等都会导致机械密封动静环之间的液膜破坏,使机械密封在无润滑条件下“干态”运行,密封环温度迅速上升,有的直接烧毁,有的当泵恢复正常工作状态时被急剧冷却,形成热冲击而碎裂。
-密封圈失效:密封圈装配歪斜、配合尺寸不当、与密封介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腐蚀变形、老化等,均可导致泄漏。
-装配不当:机封组件清洗不洁净,组件碰伤或划伤;装配不到位;弹簧装偏、紧固螺钉没紧固;拆卸时损坏等,都是机械密封提前失效的原因。
-选型设计不当:机械密封设计选用不当,使密封端面比压偏小、偏大或密封材质冷缩性较大等,极易使机械密封失效而导致其泄漏。
-弹簧压缩量调整:调整弹簧的压缩量就是调整机械密封的端面比压,关系到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的重要参数,与密封的结构型式、弹簧大小和介质压力有关。
-密封圈松紧度调整:动环密封圈过紧有害无益,应保证动环的浮动性;静环密封圈相对较紧密封效果会好些,但过紧将导致静环密封因过度变形,影响密封效果。
-密封新旧拆换:使用新机械密封的效果好于旧的,但新机械密封的质量或材质选择不当时,配合尺寸误差较大会影响密封效果。在聚合性和深透性介质中,静环如无过度磨损,还是不更换为好。
安装注意事项:安装机械密封部位的轴(或轴套)径向跳动公差、表面粗糙度、外径尺寸公差应符合要求;安装旋转环辅助密封圈的轴(或轴套)端部应按要求倒角;安装机械密封静环的密封端盖(或壳体)的孔的端部按图3和表2的规定;密封零件、轴表面、密封腔体必须清洗干净,并保证密封端面冲洗液管路畅通。
-严格工艺操作和工艺指标的控制:在流量调节和开停泵时,避免发生喘振、泵抽空以及冲洗流体断流等现象。过滤密封介质中的杂质,合理采用自身平衡冲洗方式或外部强制循环冲洗方式,改善冲洗冷却条件,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总结,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机械密封的结构、原理及其在日常使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有效延长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确保设备的高效稳定运行。